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访谈
胸中有沟壑,援笔付山水——探访孙有福的绘画教育情缘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美术网    浏览:4572


苏东坡曾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如是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孙有福深谙此道,无论是人体素描还是风景写生,他从不轻易下笔,而是先凝神细思,草作于心,等成竹在胸之后,构图点墨,援笔立就,往往能得其神。

 
幼年时的一次经历,让孙有福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位民间艺人手里的家伙什儿就像是马良的神笔,逮谁画谁,无不栩栩如生,这让他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又像是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如他这般,下笔如神,“点石成金”。
 
因这次机缘,年幼的孙有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中学时期,开始在县文化馆接受系统地绘画培训,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但孙有福仍然做到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画技得以日益精进。大学期间,眼界开阔了,也接触到了更多名家名作,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认识到了自己更多地不足,学习也更加勤奋刻苦,渐有所成。
 

孙有福老师作品
 
毕业后,孙有福被分配在焦作市化工总厂宣传部工作,后来领导得知他擅长丹青,就将他调到化工总厂下属的学校代课,教授美术,这也为他日后在美术教育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一眼就望到了头,这显然不是孙有福所追求的,在他看来,这种铁饭碗虽然能够保障衣食无忧,但对于创作来说,反而是一种羁绊。因此,孙有福在1986年选择了自主创业,开了一间文具店。店虽不大,也足以顾得住温饱,且有足够的时间邀三五好友纵览山水、畅叙幽情,所思所得,尽付诸于笔墨之间,这一时期也是孙有福创作生涯的一个小高峰,通过参加展赛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小店里每天往来的都是一些中学生,酒香不怕巷子深,等他们得知孙有福的绘画功底后,叹服之余,有很多学生希望能拜其为师,跟着他学习。起初,孙有福还不为所动,一旦开班授徒,自己的得失是小,万一教不好,岂不是误人子弟。后来,所请者众,他又转念一想,博爱县目前还没有美术培训班,自己也有过从教经历,只要加倍用心,或许真能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学生出来,也是好的。于是,博爱画院成立了。
 

孙有福老师作品
 
有了学生,孙有福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身为人师,首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然后才能施诸于人。1998年开始,他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院、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等地进修,中西兼修,博采众长,秉承徐悲鸿先生的艺术理念,将中国画的写意和西方油画的写实风格相结合,达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孙有福严于律己,对学生也是如此,想要在他门下学习,须得态度端正、根基扎实。由于要求严格,他收的学生一直不多,而且主要是中招和高招班,因此他授课更加谨慎认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孙有福可以说是这一理念的坚定执行者,他反对家长的临时抱佛脚,反对因文化课跟不上,才转而学习美术的功利行为,致力于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长年的坚持,结果也是喜人的。这些年,孙有福每年都给中央美院附中、天津美院附中、四川美院附中、西安美院附中、鲁迅美院附中输送学生,这是他一直引以为傲的。
 
近些年,世风渐趋浇薄,人心往往浮躁,孙有福感触颇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他虽没有韩愈那般痛心疾首,但是言语之间也充满了失落。孙有福不理解的是,功利虽然是大家所追逐的,但在教育行业不应该出现这种问题。尊师重道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却被人弃之如敝屐,开班授课变成了交易、生意。长此以往,老师怎么能做到倾囊相授,学生又如何能做到虚心受教?
 

孙有福老师作品
 
一人之力微,难以改变整个社会风气,但孙有福坚持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博爱画院、华艺斋的学生,还是河南农大、焦作大学、焦作师专的学生,他都倾尽心血,将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尽数传授,从不藏私。因每个学生的秉性不同,因材施教是很多老师都会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孙有福分化的更加细致。因为培训班的学生很多都面临中考、高考,所以他会把学生们心仪的学校的考试侧重点,分别加以系统、科学地讲解,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度过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而对于大学生和成人班的学生来说,自然以开拓视野,提高技法,培养审美情趣为主要内容。孙有福认为,绘画是一门广而博的学科,对画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比如人物素描要懂得头部结构、面部肌理,风景油画则要熟悉空间布局、视觉原理,这些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没有捷径。
 
孙有福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青少年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高级美术培训师、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测评高级美术测评师、中谊测评河南服务中心副主任、博爱画院院长。2019年9月,孙有福的作品《春到桥头堡》入选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我爱你,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第二届新文艺群体书画家优秀作品展”。谈及这些年的艺术创作和教育感想,他始终认为,绘画改变命运,艺术成就人生。

© 2021 美术网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2837号-3

美术网联系方式:010-81515158